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维权常识 > 2022九大食品安全热点解读来了

2022九大食品安全热点解读来了

发布时间:2023-03-05 17:49:23作者:佚名 来源: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热点一 预制菜——资本狂热追逐下的冷思考

  解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朱蓓薇

  

疫情下,“宅经济”“懒人经济”快速发展,预制菜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蓬勃发展的背后,亟须客观冷静地正视安全风险与供应链建设两大问题。因为预制菜的产业化绝对不是厨房的放大,其从餐饮到工业化生产需要跨越产业链安全、风味标准化还原、专业装备的创新、标准建设、冷链物流等多道门槛。该产业的当务之急是全行业要提升科技创新意识,以坚实的科学根基支撑产业的稳健发展。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依靠科技创新,打造预制菜“美味+健康”双导向发展模式,呼吁行业避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修炼内功、行稳致远。

  热点二 “海克斯科技”——食品添加剂再度被妖魔化

解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目前,全球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数量约1.5万种,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300多种,按功能分为22个类别。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近期网上走红的“海克斯科技”的一些视频内容并非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更大程度上是短视频博主为博眼球和赚流量而专门拍摄的,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本质上是违规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该情况严重影响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食品企业要从自身做起,注重产品的科技属性;加强科普宣传,提升消费者的科学认知。


  热点三 “土坑酸菜”——产业链安全不能有“坑”

解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单杨

  我国酸菜加工工艺处于传统与现代并存的状态。“3·15”晚会曝光的“土坑酸菜”即土窖腌制酸菜,采用的是传统加工工艺。但由于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食品工业需求。该事件暴露出我国部分地区酸菜行业对原料安全性的管理薄弱,也警醒下游应用企业也应该关注产业链源头的安全问题,确保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安全。建议强化科企合作,以科技的原始创新推动酸菜行业迈向现代化;食品企业要将安全防范链条前移,尤其要做好原料管理;加快标准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初加工规范体系。

  

  节目曝光后,当地政府引导农户和企业做出了积极的整改措施。目前已回填土坑6358口,新建标准腌渍池1365口,落实订单种植面积17万亩,引进6家大型企业计划投资35亿余元,在短时间内使得酸菜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的改进成果。


  热点四 金银箔粉——食品“镶金镀银”不可取

解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陈君石

  国际上食品中添加金箔由来已久,欧盟、日本等都允许把金箔作为食品着色剂加在一些糖果、巧克力的外层,或者添加在一些酒中。食品中添加金银箔粉一般添加量非常小(毫克级别),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

  

  既然没有食品安全问题,为什么国内不允许添加呢?我国食品规范生产一般考虑安全性、工艺必要性、其他合理因素等要素。金、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没有任何营养价值, 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我国没有批准将金银箔粉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也未允许其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先后印发的《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规定》,明确提出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包括食用农产品)违法行为。


  食品添加金银箔粉只是商家牟利噱头,助长奢靡之风。建议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不生产、经营、进口含金银箔粉食品,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避免消费含金银箔粉食品。


  热点五 大食物观——未来食品发展的重要依托

解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陈坚

  树立大食物观,就是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树立大食物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关键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三个拓展”,即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落实大食物观,根本出路在科技。建议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研发,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谋划未来食品的安全风险管理,助力未来食品落地应用;加强科学解读与宣传,推动大食物观在食品行业的创新实践。


  热点六  雪糕不融——施了“法术”还是被误解?

解读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范大明

  影响雪糕融化速度的因素主要有环境温度和配料成分。雪糕中添加的增稠剂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其融化速度,但合法合理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雪糕不融”引发的舆情事件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对雪糕缺乏相关的科学常识,导致认知误区。建议各方加强对雪糕的科学普及、引导消费者走出认知误区。消费者选购相关产品时,要注意看产品外包装及货柜(冷柜)温度与摆放位置,拒绝“三无”产品。


  热点七 酱油“双标”——食品难道真有国民差异?

解读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 李宁

  各国标准均以保护人体健康、确保食品安全生产经营为基本宗旨,遵循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原则。但因居民膳食结构、食品产业集约化程度、监管理念、贸易需求不同,各国标准管理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内外销售的酱油产品,既有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又有不添加食品添加剂的,只要符合相关标准,都是安全的。炒作“双标”既不合理,也无意义。呼吁消费者理性认识我国标准;相关部门加大食品安全标准宣贯力度,帮助消费者科学认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安全标准及其“兜底线”作用;产业界在保证产品安全的同时,要提升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食品安全理念。


  热点八 吃(Yang)了么?——疫情防控新阶段的饮食健康

解读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 丁钢强

  “阳”了怎么吃能症状减轻、早日康复?

  

  首先,要保证摄入充足的能量——要“吃饱”,对于体重正常的人来说尽可能地吃,切记这个特殊时期不要节食、不要减肥;可以少量多餐,选择容易咀嚼和消化的细软食品;清淡饮食,不吃过于油腻、干硬的食物。

  

  第二,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感染期成年人每公斤体重摄入蛋白质1.2克~1.5克(健康状况下:0.8克~1.0克),尤其要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蛋和瘦肉等。如果胃口允许的话,每天至少吃1个鸡蛋,每天500毫升牛奶。对于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酸奶或者无乳糖牛奶,也可以选择奶酪。


  第三,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锌、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深绿色和红黄橙色的蔬菜和水果。注意色彩搭配。因消化功能减弱,可选择膳食纤维含量低、质地柔软的蔬菜;适当吃能润肺的水果,如梨,生吃或隔水加热,可适量加一些冰糖或蜂蜜,以防生痰过多。对于老年人,可将水果切成小块,易于咀嚼和消化;也可以喝鲜榨果汁。若无法正常进食,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选择营养素补充剂,避免营养素缺乏,造成免疫力低下。


  第四,要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500毫升~2000毫升,发烧感染者可以适当再增加。少量多次,以白开水为主,喝温水,不宜饮凉水或冰水;对于食欲低下者,也可以喝淡茶水、熬清汤如鸡蛋汤、青菜汤、鱼汤。但对于患有肾病、心脏病、高血压的老人,建议咨询医师确定喝水量。

  

  此外,康复期莫盲目进补,更不要暴饮暴食,给消化系统恢复正常的时间,建议仍保持一段时间感染期饮食,清淡不油腻,食物细软,细嚼慢咽,逐步过渡到健康状态下的一日三餐规律就餐,粗细搭配、多吃全谷物,荤素搭配,吃动平衡。


  热点九 “限包令”落地——食品过度包装有了“紧箍咒”

解读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罗云波 

  过度包装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增加消费者负担。

  

  新修订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含第1号修改单)中规范了31类食品的包装要求,极大地简化了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定方法,严格限定了包装层数要求。如:明确粮食及其加工品、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3层,其他商品不应超过4层;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不超过产品销售价格的20%;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粽子不应与超过其价格的产品混装等。建议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尽早贯标、用标和达标,消费者倡导绿色消费、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食品。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ztx/spaqx/ssawx/sawxxjlx/202302/t20230228_2925846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资讯网 d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