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2020-07-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宏进农副产...2020-07-15
- 黑龙江市场监管系统突出“六个结...2020-07-15
- 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2020-08-27
- 青海省海西州开展“两品一械”行...2020-07-15
- 2020线上智博会区块链应用创...2020-07-15
- 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08-07
- 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2020-06-12
- 厦门丽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2020-07-15
- 判了!北京康佰馨大药房董事长卖...2020-07-15
- 习近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2020-07-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宏进农副产...2020-07-15
- 黑龙江市场监管系统突出“六个结...2020-07-15
- 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2020-08-27
- 青海省海西州开展“两品一械”行...2020-07-15
- 2020线上智博会区块链应用创...2020-07-15
- 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2020-08-07
- 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2020-06-12
- 厦门丽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2020-07-15
- 判了!北京康佰馨大药房董事长卖...2020-07-15
试点仨月200余户选择,不立碑的“数字墓园”为何受欢迎?
发布时间:2023-04-08 18:28:05作者:佚名 来源: 北京市消协
北京几天前首次举办“数字共祭”活动,揭开了数字科技殡葬的神秘面纱。今年年初,北京在太子峪陵园等5家市属公墓推出数字科技殡葬试点,设立“数字墓园”,社会反响出人意料。截至4月2日,5家数字墓园已收到32面锦旗,家属满意率达100%。看似抽象的数字科技殡葬,为何会如此受欢迎?
电子屏追忆逝者音容笑貌
所谓“数字科技殡葬”,是指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合声光电等科技手段,集安葬、礼仪、祭扫为一体的新型安葬与纪念方式。不同于虚拟的“网上灵堂”,数字科技殡葬不但有“实体”,而且能保留骨灰。
在北京,首批数字科技殡葬项目是由八宝山礼仪有限公司和北京九礼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数字墓园作为“实体”,设有数字安葬厅,内设若干个墓位,与传统的壁葬相似。不同的是,每个数字墓位上都有一块电子屏,可以播放逝者的音容笑貌,甚至还引进了AR、VR技术,与家属互动。
在福田公墓数字墓园的“秉德厅”,共设有184个墓位,一块块电子屏组成一整面大屏幕。工作人员打开一个专门供展示用的墓位,电子屏降下,感应灯亮起,里面是安放骨灰的格位。据介绍,每个墓位可以安放两个骨灰盒。“这里既能满足安葬的需求,又能满足家属的追思缅怀需求。”数字墓园负责人王杉介绍。
建筑风格上,数字墓园与传统公墓也有很大不同。在福田公墓,数字墓园装修得古香古色,与原有建筑风格一致;在外侨公墓,数字墓园采用了拱门设计,看上去有些“西洋风”。在太子峪陵园,数字墓园则是一个拥有大落地窗的小院,接待室里有咖啡,有杂志,还有各种解压玩具,让家属能够得到情感疗愈。
节地与精神传承的“双赢”
数字墓园本质上是一种节地生态葬。按照一座传统双穴墓的面积是0.8平方米来计算,算上道路等公摊面积,一亩地大约只能设计200个墓位。而一座20多平方米的数字安葬厅,就可以设置150余个墓位。对于一些趋于饱和的公墓来说,数字科技殡葬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目前,全北京5座数字墓园共设有近7000个墓位,粗略计算,相当于节省了30多亩土地。与传统墓位相比,数字墓位的租期同样是20年,价位上比较惠民,在3万元到10万元之间。试点三个月以来,全市已有200余户家庭选择数字墓位安葬逝者。
“数字墓位可以节约土地,又很有科技感。对于国家来说,这是响应绿色殡葬的号召,对于我们这个小家来说,这种方式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纪念逝去的亲人。”在太子峪陵园的“数字共祭”仪式上,逝者家属陈女士说,起初她也不懂什么是数字墓园。实地考察后,她发现数字墓园不但环境好,而且能够长久保存亲人的音容笑貌,这让她非常满意。“我们更看重精神财富的传承。我会带着孩子经常过来,让他们记住亲人的样子。”陈女士说。
“殡葬的核心的功能就是‘树碑立传’,通过记录、记载,让后人能够追忆。”王杉介绍,数字科技殡葬虽然没有实体墓碑,却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制作电子相册、微电影,实现“电子墓碑”的功能。“逝者的言传身教,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都可以被记录在这个‘电子墓碑’里,作为精神财富,逐渐形成每个家庭的家风家训,一代代传承下去。”
家属回访满意率100%背后的观念转变
对于王杉来说,北京市民对于数字科技殡葬的接受程度,有些超出了他的预期。全市数字墓园已收到32面锦旗和32封表扬信,还有14位市民通过12345热线电话,表扬他们的工作人员。
“在过去,公墓几乎是最不可能收到锦旗的单位。”王杉说,他们曾对逝者家属进行回访,结果满意率达到了100%。在家属们送来的锦旗上,“科技”和“暖心”两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有一位逝者家属是外科医生,白天手术忙,和工作人员联系时,常常是凌晨4点多;有一位家属年纪很大不会用微信,每次都是电话沟通,常常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小时……为了让家属能够和逝去的亲人有一个最好的告别,工作人员总是为家属着想,最终换来了社会的肯定。
“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人都有闪光点,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纪念。”王杉认为,数字科技殡葬得到认可的背后,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赋能、服务暖心,还有整个社会向“轻安葬重祭祀,轻物质重精神”的观念转变。
“祭扫方式是人们真实情感的表达。”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说,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深化和移风易俗推进,一些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逐步涌现,体现了文明现代的祭扫新风尚。特别是各地都在倡导的生态型公墓建设,“建墓不见墓”“公墓像公园”“见山见水不见坟”,逐渐得到群众的认可。
在北京,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民政部门通过出台各种惠民激励措施和举办公祭活动,让节地生态安葬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已成为生命教育的一种方式。“相信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会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选择。”王金华说。(记者王琪鹏 安旭东 实习记者 胡子傲)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xyw/xfxw/202304/t20230407_3769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