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专题报道 > 【中国质量报】让非洲咖啡成为湖南新特产 长沙开展食品小作坊提质改造成效显著

【中国质量报】让非洲咖啡成为湖南新特产 长沙开展食品小作坊提质改造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3-04-22 12:03:39作者:佚名 来源: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溪 记者 王融国
调整咖啡小作坊准入门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湖南长沙市市场监管局主动作为,积极帮助长沙高桥大市场的咖啡产业由单一销售向采购、研发生产、品牌孵化、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咖啡销售额达10亿元,更让非洲咖啡成为长沙“新特产”。
在全国第三大综合性市场——长沙高桥大市场的非洲咖啡街,“凯喜咖啡”无疑是长沙市食品小作坊提质改造的受益者。从左手进右手出的“中间商赚差价”销售模式,到开厂烘豆,进行私人定制类咖啡烘焙服务,不论从加工服务,还是店面销售,都成为这条街上亮眼的存在。“定制烘焙以及奶品、调味糖浆等与咖啡豆相关产品的销量大幅提升,销售金额是2020年的2.5倍,这些都是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带来的红利。”“凯喜咖啡”的主理人姚思夷难掩喜悦。作为在高桥大市场销售了15年咖啡豆的资深从业者,姚思夷介绍,刚入行时,“凯喜咖啡”咖啡豆一个月的销量不到100包,到2020年达到大约1000包,之后销量便进入了瓶颈,很难再上涨。为了突破,姚思夷想到了做咖啡豆加工,但高桥大市场属经营性场所,商户在申请加工作坊时受到相关审批流程的限制。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长沙市和雨花区市场监管局主动上门送来了政策,按标准在咖啡工坊的扩建装修,选材、工艺、环境卫生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在作坊场地面积、流程设置等方面放宽限制,为“凯喜咖啡”颁发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实实在在地补齐了短板,打通了经脉。“有自产咖啡豆的加持,2022年下半年,店里的咖啡销量直线增长,销售额相对2021年翻了一番,年产值达到了8000万。”谈到这些,姚思夷除了开心,更有感谢。
依托永久落户湖南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平台,长沙高桥大市场的非洲咖啡街是非洲非资源性产品贸易中心首批正式开业运营的项目之一,而咖啡烘焙小作坊登记办法的落地实行,将之前只代理销售咖啡豆的经营模式,逐步发展为从生豆到烘焙、再到终端门店的非洲特色咖啡产业链闭环,大大延伸了咖啡产业链。目前,市场内已入驻10余家品牌咖啡茶饮器具商户,汇聚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等非洲各国的精品咖啡豆。2022年,借助咖啡全产业链优势,高桥大市场咖啡销售额达10亿元,销售咖啡豆2000吨,其中非洲咖啡豆占销量的40%,让非洲咖啡成了湖南的“新特产”。
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产业的迅速发展,是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按照“淘汰一批、转型一批、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自2020年开始组织实施食品小作坊规范提质工作的成果之一。据了解,长沙市已建成40家食品小作坊示范单位,建成后的小作坊厂区环境整洁、设计布局合理、内部结构良好、设备设施齐全,引导推动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非洲咖啡小作坊的灵活性强,在技术、品质上可控,能更好地满足私人定制烘焙需求。乘着对外贸易这股强劲东风,小小一颗的咖啡豆,撬动了大产业。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amr.hunan.gov.cn/amr/xxx/mtzsx/202304/t20230418_2931648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资讯网 d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