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维权动态 > 【桂有优品】靖西绣球——手艺传情,缘来旧州

【桂有优品】靖西绣球——手艺传情,缘来旧州

发布时间:2024-05-08 19:32:24作者:佚名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地处桂西南边陲的靖西县,素有“小桂林”和“绣球之乡”的美誉,距县城八公里的旧州,也因“绣球一条街”而远近闻名。在这里,“绣球虽小走天下,手艺千年传下来”。各式各样、五彩斑斓的绣球与斑驳古旧的老街相互辉映,承载着壮乡儿女的情谊,也成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壮族以绣球传情、求偶的风俗,自宋代以来就有记述。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上巳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大致是说,每逢春节或“三月三”歌节时,壮族青年男女都到野外举行抛绣球活动,以抛绣球为媒介,不少青年男女结为夫妻。现在,绣球成了壮乡广西的吉祥物,成为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也慢慢地成为许多家庭中最漂亮的装饰品。

  

  在百色靖西,绣球制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正如山歌里唱的那样:“绣球虽小走天下,千年手艺传下来,红黄青绿十二瓣,绣龙绣凤又绣花。姐妹啊,靖西绣球情意重。”绣球不是靖西的专利,但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的绣球,却成了广西绣球的代表。

  

  靖西县多民族聚居,是壮族人口最集中的县份。绣球作为壮族青年的定情信物,早在唐宋年间就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宋代朱辅在《溪峦丛笑》有载:“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双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靖西最早有文献记载的绣球内包有豆粟、棉花籽或谷物等农作物种子。既是期盼五谷丰登,作为男女定情之物,也喻示着人丁兴旺的祝愿。

  

  绣球,曾是壮家少女必须学习的女红,而今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在旧州演绎着别样风情。在古老的绣球村——靖西旧州,绣球生产成为壮族群众的主要产业之一。旧州老街上住着500多户人家,由于盛产绣球,一代传一代,越做越红火,后来就被叫作了绣球街。绣球街的家家户户,从七八岁的娃娃到六七十岁的老太太,都是制作绣球的高手。每天,妇女们、婆媳们就坐在自家的门前,摆着一张小圆桌,桌上放着一两个簸箕,里面装着剪刀、丝线、彩绸等制作绣球的工具和材料,手里飞针走线地做起了手工。

  如今,靖西旧州“家家有手艺、户户是作坊”,绣球的制作和生产,已经成为当地的独特景观。小小绣球千针万线,连着壮家儿女的智慧和贤惠,也牵引着旧州人的生活。

  TIPS

  “绣球之乡”广西靖西旧州民间手工制作的绣球,做工精细,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球瓣面料外层是缎,内层是土布,绣球内包有豆栗、棉花籽谷物等。在12个球瓣上绣的吉祥物,除了中间四瓣选材不拘外,其余则要求“上四瓣必挑飞禽,下四瓣须为走兽”这一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作出来的绣球,勾勒的图物栩栩如生,极富立体感,犹如鲜活之物喷薄而出,是绣球之上品。靖西绣球曾做过超大绣球供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收藏,也特地为迎接港澳回归制作直径达1.97米和2米的超大型绣球,名扬海内外。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scjdglj.gxzf.gov.cn/xwdt/qjdt/t1838070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资讯网 d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