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 珠宝鉴定乱象调查:假证书几元就能买 量大还有优惠

珠宝鉴定乱象调查:假证书几元就能买 量大还有优惠

发布时间:2021-04-14 00:18:10作者:佚名 来源: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珠宝作为饰品消费的重要选项。除了审美因素外,人们买珠宝时最关心的是真假和质量。

   

  对于不具备相关鉴定知识的很多消费者来说,鉴定证书就是辨别珠宝真假和质量最直观的凭证。商家往往将鉴定证书作为珠宝的“身份证”随珠宝一同售卖。然而,有了鉴定证书,珠宝就一定是真的吗?

   

  一些珠宝鉴定证书真假存疑

   

  “原价5999元的挂坠给家人们‘炸’3单,只要899元”“9.9元秒足金”“专柜价格千元商品‘宠粉价’只要几十元”……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输入“珠宝”二字,可在开播的珠宝售卖直播间发现不少这样的“超值优惠”。

   

  《工人日报》记者逐一询问这些珠宝是否配有鉴定证书,主播无一例外地给出了肯定回答,并在镜头前展示了各自的“权威”鉴定证书。

   

  直播中,一家珠宝店的主播芳芳声称:“所有货物都有保障,官方认证官方检测”。该主播展示的证书背面显示,鉴定机构为“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但记者经过仔细比对,证书的检测项目、排版方式、机构地址均与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官网展示的真实证书相去甚远。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中心只对送检样品负责,无法保证直播中所有标注了我中心出证的鉴定证书均为真实证书。”

   

  另一家珠宝店的主播小胖拿出了“华检质信(北京)珠宝玉石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证书。然而,记者通过地图软件在北京并未搜索出此鉴定中心。按照证书上的地址查找,依旧没有找到。负责管理地址所示建筑的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楼内并没有从事珠宝鉴定的机构,几年前整体翻新了一遍,现在都是做家居的,这个房间编码根本不存在了。”

   

  对此,有业内人士坦言,不要轻信网上买到的超低价名贵珠宝,即使有鉴定证书也不能保真。内行看质量,外行看证书。虽然多数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消费者都会抱着谨慎的态度索要、查看证书,但珠宝鉴定证书是可以做的。比如,翡翠有A货(纯天然翡翠)、B货(人工处理翡翠)、C货(人工染色翡翠)之分,但有些商家为了便于售卖获利,无论是B货还是C货,都可以做成A货的证书。

   

  虚假鉴定证书只要几元钱

   

  记者在网上以“珠宝鉴定”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不少提供“拍照鉴定”“跑腿鉴定”服务的店铺。记者随机选择综合排名较高的店铺,通过添加微信联系客服。

   

  某好评率99.7%、评分4.9分的高端珠宝定制店铺、微信昵称为“御艺珠宝 高级珠宝定制”的客服称,与某珠宝宝石鉴定中心有内部关系,可以不怎么严格,证书9元一张。

   

  某款鉴定产品月销量为1000+的店铺、微信昵称为“珠宝鉴定师-林夕”的客服也爽快答应做鉴定证书的请求。“可以做批量证书,一件一证的话比较麻烦,要把每一件的图片和重量都发过来,一张证10元。要是一个编号复制的5元一张,量大有优惠。”

   

  在问及如何应对消费者对证书真实性的质疑时,林夕称:“可以扫证书上的二维码进‘官网’认证,网址虽然是假的,但一般人根本发现不了。”

   

  根据林夕提供的鉴定证书上的二维码,记者尝试扫码查询,从外观上看,虚假网站和真实官网别无二致。将证书证签编号和验证码分别输入两个网址,虚假网站弹出证书图片,而真实官网却显示“证书不存在”。

   

  “我们的翡翠假一赔百万,绝对保真,都有证书。你要是不信,我也可以拿去鉴定。”某古玩市场一家主营缅甸翡翠的店主说着拿出了厚厚的几摞证书。当被询问是否可以直接向其购买证书时,店主旋即回答:“可以啊,10元一张。”

   

  检测报告应使用国家计量认证标志

   

  根据相关规定,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获得资质认定,并且在检验检测报告中使用国家计量认证(CMA)标志。消费者可通过鉴定机构官方网站而非证书上的网址查询证书真伪,也可通过登录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输入证书上CMA标志下的机构证书编号,查询检测机构的资质是否有效。

   

  对于虚假鉴定证书,一位鉴定师表示,检测中心作为非执法部门,无奈太多,市场有待规范。

   

  北京星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郝旭东认为,消费者不可过度依赖鉴定证书辨别珠宝真假。伪造珠宝鉴定证书的成本极低,商家容易受经济利益驱使铤而走险。

   

  郝旭东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饰品时注意留存发票、信誉卡、保修卡、产品说明书等凭证或收据,一旦购买到使用虚假鉴定证书的商品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除与商家协商外,消费者还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举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提请仲裁、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商家若有欺诈行为,应当承担惩罚性赔偿”。

  


原文链接:http://www.guangzhou315.cn/show-17-20995-1.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资讯网 d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