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消费维权 > 算法不“算计”关键在“讲法”

算法不“算计”关键在“讲法”

发布时间:2022-01-15 08:41:08作者:佚名 来源: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规旨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在一个媒体和代码无处不在的社会,谁掌握了算法,谁就掌握了流量,掌握了市场,甚至掌握了舆论。从我们所阅读的资讯文章,到我们所观看的视频短片,再到我们所购买的商品服务,只要我们拿起手机,就时时刻刻被算法所包围。我们以为是在自主选择,其实很可能只是隐蔽算法下的“楚门”。

   

  算法本身是一项技术,互联网平台基于受众个人信息和使用习惯等大数据,投其所好,快速匹配用户需求与服务,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传播成本,给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使之运行更为精准和高效。但是与此同时,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过度采集用户隐私信息、不当操纵流量分配、干预舆论导向等问题的存在,也影响着正常的传播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让算法沦为“算计”,让代码沦为“特权码”。

   

  算法现形,是管理算法的第一步。出于商业机密等因素,平台往往不会将自己的算法机制公开。这在商业逻辑上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与保障用户的算法知情权之间显然存在冲突。此次规定,明确要求平台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公示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等,在保护平台在算法方面的商业秘密的同时,又保障了用户的知情权,让算法不再隐蔽运行。

   

  用户要有算法知情权,还应该有算法选择权,要有拒绝“被算法”的权利。平台应该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提供选择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针对其个人特征的用户标签的功能。用户如果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平台就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总之,要把算法选择权交给用户,让那些感觉被算计的用户,可以用指尖投票,拒绝“被算法”,这对算法代码如何写,无疑是有力的约束。

   

  当下存在的各种算法乱象之中,大数据杀熟、算法歧视、利用算法影响网络舆论等,可能是公众最为关心的。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规避监管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此次新规,做了很多明确的禁止性规定,具体如何落实,还有待实践的完善。

   

  互联网时代的智能浪潮中,既要鼓励和保护算法创新,也要规范算法管理。让算法“讲法”,因此尤为重要。建立从国家法规到行业规范再到社会参与的全方位监督体系,平台企业才不敢无所顾忌。完善算法监管,有利于相关企业在良性竞争中健康发展,从而让算法更好助推科技创新、助力美好生活。算法有章可循,才不至于沦为“算计”。

  


原文链接:http://www.guangzhou315.cn/show-18-23303-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资讯网 d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