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法纪通报 > 年轻人不爱去KTV 转头在线K歌到凌晨

年轻人不爱去KTV 转头在线K歌到凌晨

发布时间:2022-02-26 03:23:20作者:佚名 来源: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

  曾几何时,“吃饭+K歌”是春节聚会的标配。人们习惯在觥筹交错之后,约几个亲朋好友到KTV一展歌喉。随着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再加上疫情反复的影响,KTV不再是其中首选,更多的年轻人开始投向在线k歌平台。

   

  事实上,在线k歌平台并非只是线下KTV的“简化版”。除了同样具备传统的唱歌工具属性,年轻人正在将在线k歌平台当作新的“情绪树洞”,为它叠加了更多的情感交流与社交娱乐属性。目前在线k歌已经成为了在线泛娱乐领域的主要项目之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在线K歌市场规模将达到175.8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5.7亿人。

   

  用户规模持续扩张 网民渗透率已接近五成

   

  在过去的一年里,元宇宙、NFT等虚拟数字技术概念炙手可热。这背后均指向一种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互联网获取一切,包括社交娱乐、情感交流等。疫情反复更是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线上服务的依赖,这在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切线上化”的趋势下,曾经辉煌的KTV行业也难免走向式微。

   

  当下的年轻人正在远离KTV,一组数据对比成为了这一趋势的佐证。《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指出,仅2016年一年时间,传统KTV的数量就出现断崖式下跌,减少了近60%。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叠加影响,KTV行业整体客流量下降了70%-80%。截至2021年3月,曾经行业巅峰时期的12万家KTV相关企业只剩下了6.4万家,数量接近腰斩。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KTV行业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量贩式KTV中,18至21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同比下降13.4%,消费额同比下降15.4%。而60-70岁年龄段的用户数同比增长29.6%,订单量同比增长24.1%。70-80岁年龄段的用户数、订单量同比增速则高达100%左右。

   

  与此同时,在线K歌具有较强的沉浸感体验,多元的玩法迎合了不同用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已经成为了在线泛娱乐领域的主要项目之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在线K歌用户规模约为5.1亿人,渗透率约为49.7%。这意味着每两个网民中,就有一个有过在线K歌的使用经历。预计2022年中国在线K歌用户规模约5.7亿人,渗透率约为51.1%。

   

  在这超5亿人的用户规模中,Z世代和青年人是主力群体。各种在线K歌平台让社交突破屏幕限制,一跃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工具之一:他们习惯通过一展歌喉的方式宣泄情绪,又敢于在各种娱乐社区表达与展现自我。从正午到午夜,K歌人一直都保持较强的唱歌热情和活跃度。其中傍晚(16-20点)是他们最活跃的时间段,有38.1%的人选择线上K歌来度过闲暇时光。20点之后,还有36%的用户K歌到凌晨。

   

  从工具应用到兴趣社交

   

  在线K歌打造多元互动场景

   

  目前中国在线K歌行业大致分为垂直K歌应用和音乐娱乐社交应用两种模式,其中垂直K歌应用数量较多。但随着兴趣社交开始成为新的趋势,主打“唱歌+社交”的平台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

   

  以2014年推出的全民K歌为例,该平台围绕“唱歌”创造出了多种充满趣味的社交互动玩法,为用户提供唱、听、看、玩的一站式立体化体验,吸引一大批数量庞大、渗透圈层广的用户群体。在K歌体验方面,全民K歌不断研发新技术,先后推出了智能修音、AI曲风、多维打分等K歌“黑科技”,在降低唱歌门槛的同时提升用户录唱体验。在社交方面,全民K歌打造了“好友歌房”“心动对唱”等趣味互动场景,为用户提供了多元的线上互动体验。

   

  另外,当在线K歌应用的产业链逐渐向休闲娱乐方面延伸时,不少企业利用产品本身属性进行玩法创新,还推出歌唱类小游戏等互动玩法。比如用户使用在线K歌APP时,可以通过闯关的方式进行1V1实时对唱PK,得分决定用户的排位晋级或降级,并划分不同赛区竞争。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与传统K歌模式相比,“唱歌+社交”的模式更能满足用户在唱歌后的分享需求,达到情感满足的效果。针对熟人社交和陌生人社交的不同模式,在线K歌平台分别推出了如歌房实时对唱、互动游戏等不同功能。在用户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围绕K歌叠加的多种玩法将使行业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相较于其他泛娱乐活动,在线K歌在娱乐属性外也拥有更多的情感属性,用户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K歌打造自己的社交名片。对于平台来说,演唱能为用户提供核心的演唱体验,而社交分享则能够增加平台对不同圈层的吸引力,两种体验交叉产生的情感属性能帮助在线K歌平台增加用户留存,提升用户黏性。

   

  百亿市场再起波澜 音乐版权等诸多问题待解

   

  目前,在线K歌行业面临着用户年轻化、社交化、多场景覆盖等趋势,正呈现出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中国在线K歌市场规模将达到175.8亿元。这条赛道也吸引了一众技术和音乐服务商竞相入局。

   

  然而,看似前景无限的在线K歌行业,实则还暗藏不少问题。其中,音乐版权和如何保证在线K歌时的延时、音效等问题较为明显。就音乐版权问题而言,在前期“得版权即得天下”的发展阶段,音乐应用平台可以利用自身享有独家优势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用户群体的青睐。

   

  但随着一系列政策发布,昔日独家版权这一“法宝”渐失效用。2021年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腾讯2016年7月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涉嫌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立案调查结果进行公布,并对腾讯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30日内解除独家版权。今年1月6日,国家版权局在京约谈主要唱片公司、词曲版权公司和数字音乐平台等,再次强调音乐平台除特殊情况外不得签署独家版权协议。

   

  除了歌曲版权分散等问题,企业在接入音乐版权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现实痛点。比如版权沟通周期长,成本高;传统版权方缺乏灵活性,客户需花费大额价格买下整个曲库,不能按需所取;歌曲更新速度较慢,传统音乐版权按采购数量合作,授权期内歌曲更新数量有限甚至无更新等。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的音乐应用市场竞争已不再局限在曲库、用户等方面,在泛文娱环境下,还要面临短视频、直播、游戏等不同新业态的变革冲击。物联网及相关技术带动下,智慧终端向不同场景延伸,带动在线K歌与线下场景的联系不断紧密。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随着物联网在智能家居、车联等不同场景的触达深入,在线K歌将跳出智能手机的圈子,通过不同智慧终端向更多线下场景延伸。而在场景拓展的引领下,在线K歌平台也将拓展出更为丰富、多样的玩法。例如在智慧大屏端可以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在线K歌与体感、声控等深度融合,拓宽在线K歌的边界;又或者运用虚拟偶像技术发展新商业模式,实现IP价值转化等。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在线K歌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年KTV行业发展蓝皮书》等。

  


原文链接:http://www.guangzhou315.cn/show-17-23574-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资讯网 d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