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资讯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关注 > “镀金食品”有毒 健康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镀金食品”有毒 健康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发布时间:2022-03-01 10:53:04作者:佚名 来源: 中国食品安全网

  近日,网络媒体曝光部分商家生产经营“金箔食品”,根据我国食用农产品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金(银)箔金(银)粉类物质(以下简称金银箔粉)不是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生产经营。

  从本质上讲,消费者盲目追求金银箔粉农产品这种“网红现象”,主要还是消费者对金银箔粉没有充分了解所致。那么,食用金箔粉是什么呢?它对身体健康究竟有没有危害呢?

  金银箔粉的不当使用助长奢靡之风

  金具有极佳的延展可塑性,延性仅次于铂,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之一。因此,金极易打造成薄片,也就是俗称的“金箔”,1克金即可制成0.5平方米的万分之一毫米厚度金箔;同时,金也可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制成粉末,也就是俗称的“金粉”(并非冶金专业术语的“金粉”,其为铜锌合金),一些工艺的超细粉末甚至可以达到纳米尺寸,几克纳米“金粉”的表面积甚至超过足球场大小。因此,不法商贩将金银箔粉用于食品添加剂时,用量并不大,成本也不高,例如某品牌金箔酒中金箔的成本仅为数元人民币(每公斤仅使用不到0.02克),但是售价却成倍飙升,可谓是“一本万利”,极大助长了奢靡之风,也刺激了逐利企业虚于浮夸、唯利是图的不良之风。

  金银箔粉的健康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食品或食用农产品中添加金银箔粉,既无必要,其实也存在不小的健康安全隐患。

  一方面,金具有极佳的耐腐蚀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不能被人体吸收。金仅能溶于王水等强腐蚀性物质,而不溶于常见的酸碱,所以金无法被胃酸(盐酸)消化,较大尺寸的金箔也无法被肠道吸收。因此,一些金银箔粉使用者盲目宣传它们的“绝对安全”。但是,一些超细微的金银粉是可以被人体吸收的,纳米尺寸的金银微粒甚至可以穿透细胞壁直接进入细胞内部,产生氧化应激反应,特别是惰性的金纳米材料很难自然排出,金银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生理毒性已经得到了部分证实,其潜在的健康安全风险需要引起警惕。

  另外一方面,金本身并不是人体必需元素,完全没有食用的必要。网上提到的一些古医书中金的所谓医用功效也是存在争议的,多作为广告宣传的噱头;少量的金银箔粉既不会提升农产品口感和香味,也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也做不到“抗菌”或延长农产品的贮藏期。

  金银箔粉中重金属杂质的风险始终存在

  更重要的是,在现实环境中,100%“纯金”是不存在的。一些厂家热炒所谓“纯金”(24K金),其纯度也仅为99.6%,金在冶炼过程中常会导入镉、铬、镍、铅、铜、锑、铋等重金属,其含量在几个mg/kg到几千mg/kg,远远高于普通食用农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而这些元素在胃酸中有着不同的溶解度,是可以被人体吸收并积累在脏器和骨骼中。虽然金银箔粉本身的摄入量不高,但是由于重金属元素的蓄积性和持久性,长期食用的健康累加风险需要引起重视。更值得警惕的是,甚至有不法商贩使用低纯度金或者含铜合金来制作金箔粉,这更加剧了重金属摄入的健康风险,也增加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资讯网 djzx.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